首页 >> 国内要闻 >> 正文  


展览导赏 丨香山文化名家之八——粤乐宗师吕文成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27日  来源:中山市博物馆


DM_20250428084304_001.PNG


吕文成(1898-1981),是20世纪20年代以来广东音乐最卓越的作曲家和演奏家,也是广东曲艺的出色演唱家和革新家。他把毕生的精力,投入广东音乐的发展事业中,为广东音乐传播国内外,成为我国独树一帜、蜚声乐坛的乐种,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DM_20250428084304_010.JPEG


吕文成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从小随父亲到上海谋生。他喜欢去街头和茶楼等处看民间艺人演出,广泛接触各种传统戏曲,耳濡目染。在他就读广肇义学期间,通过勤学苦练、自学成才,掌握了二胡的演奏技艺,不到20岁,就已经很有名气。


DM_20250428084304_006.JPEG


民国时期的上海茶楼内景


20世纪20年代,吕文成加入了“中华音乐会”,并于1925年担任该会沪乐科干事。该会以研究音乐、陶冶性情、提倡美感教育、养成高尚人格为宗旨。同时他还兼任上海精武体育会粤乐组主教授,多次为该会国术队表演伴奏广东音乐,还参加了由上海铁路职工组织的“俭德储蓄会”粤乐队的活动,并担任指导。

DM_20250428084304_004.JPEG


20世纪20年代

吕文成(二排右二)在上海与粤剧名家合影


吕文成一生创作了两百多首音乐作品,有不少脍炙人口、百听不厌的广东音乐佳作。如写景抒情的《平湖秋月》《蕉石鸣琴》《渔歌晚唱》;情绪轻松活泼明快的《青梅竹马》《醒狮》《步步高》;有取材自民间传说故事的《银河会》《天女散花》《歧山凤》。值得一提的是,在抗战期间,吕文成创作了很多激励民族精神觉醒的作品,如《恨东皇》《齐破阵》《泣长城》等。他的作品不仅具有浓郁的广东传统音乐特色,还吸收了西洋音乐的优点,曲调优美流畅,节奏生动活泼,富有鲜明的个性和风格。


DM_20250428084304_008.PNG

吕文成作《平湖秋月》乐曲简谱


DM_20250428084304_003.PNG




1936年吕文成等合奏《步步高》

《秋水芙蓉》粤乐唱片 

李绍旭捐赠

中山市博物馆藏


吕文成最大的成就之一,就是对传统乐器进行了改革创新。他借鉴西洋音乐,在乐器、音色、定弦法等方面改造粤乐,将外来乐器、技巧转化为粤乐使用。他把二胡外弦由丝弦换为钢弦,并采用了两腿夹持琴筒的演奏方法,成功地制成了高音二胡(简称高胡),在音色、音量和音域等方面作了很大的改进。后来高胡成为了粤乐的灵魂乐器,促进了广东音乐演奏形式的发展。


DM_20250428084304_009.JPEG




吕文成用过的木琴

冯华捐赠

中山市博物馆藏


DM_20250428084304_007.JPEG




吕文成用过的高胡

冯华捐赠

中山市博物馆藏


上图这把高胡常年伴随吕文成,见证了他几十年精彩丰富的演艺生涯。


定居香港期间,吕文成担任香港“新月”“和声”“歌林”等唱片公司的固定艺员,长期从事灌制广东音乐、粤曲唱片工作和乐曲创作。据不完全统计,各大唱片公司所灌录的由他演奏和演唱的乐曲和粤乐,就有270多张,推动了粤乐创作热潮。

DM_20250428084304_002.PNG


新月唱片公司唱片曲本

中山市博物馆藏




展览信息



DM_20250428084304_005.JPEG


其志惟新

——香山文化名家主题展


展出时间

2025年1月22日—5月18日


展出地点

中山市博物馆

伶仃洋展厅、石岐海展厅


本展览制作的部分费用

由广东省博物馆事业发展基金会捐赠


上一条记录:一图了解:什么是离境退税“即买即退”?下一条记录:今起试运行,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完成升级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