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华夏·中山侨 世界桥 >> 正文  


【中山侨·世界桥】㉑孙康与沙边村

发布时间:2023年05月22日 作者:孙幸 来源:huaxiamagazine

沙边村,是一个建立在河涌沙滩边上的小乡村。清顺治五年(1648)一位姓孙的老人因为躲避战乱携带妻子及三双子媳在此定居垦荒,至今已经繁衍生息二十多代子孙。


不过,珠江口富饶的土地尚未为这个小乡村的村民带来富裕的生活,便因人烟稀少远离乡镇而频繁遭到海盗、土匪的骚扰。无奈之下,这里的村民陆陆续续背井离乡,漂洋过海下南洋讨生活。进入 20 世纪,那批闯荡海外的沙边人,历经磨难辛劳大半生之后,略有储蓄,他们为了让身处家乡的亲人能过上安稳一点的生活,纷纷在家乡建起了具有良好自卫性的碉楼,使那一个不足500户人家的小村庄,在鼎盛时期建起了近百座碉楼。至今,沙边村仍保留有较为完好的碉楼近70座,是全中国碉楼建筑最为密集的乡村。


改革开放之后,沙边村早已融入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大发展之中。周边密布的工业厂房、员工宿舍以及新冒起的商住小区把沙边村紧紧实实地包围起来,成为中山市新的城市副中心。


沙边村是一座历史不算太长的中山历史名村,从这里曾经走出了一位影响中山近代历史的著名人物——孙康。


1936年,孙康在沙边学校恢复和重建了因大革命失败而受损的中共中山党组织,并利用学校作为基地使中共中山党建工作得到迅速发展,他则任中共中山县委书记。抗日战争时期,孙康以沙边及周边乡村为活动基地,推动建立了广泛的中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率领中山民众取得了两次抗日横门保卫战的胜利。


640 (7).jpg

1936年10月,孙康重建中共中山地方组织


孙康的成长及在中山的革命经历与沙边村密切相关。清咸丰年间,国内兵荒马乱,百姓谋生艰难,生活困苦。其时,美洲和澳洲相继发现金矿,掀起淘金热潮。沙边村村民听说“花旗金山”(美国)、“咸水埠”(加拿大)、“雪梨”(澳洲)容易挣钱,于是开始有人出国谋生。他们通过“出洋务工介绍所”(实为贩卖人口黑窝,俗称“猪仔馆”)充当“契约华工”(实为“卖猪仔”),远赴美国、加拿大、古巴、智利、秘鲁、澳大利亚、日本等国。那一时期全村旅外侨亲有1900多人。


沙边华侨在国外工作,大多勤劳节俭,亦有不嫖不赌的良好品德。他们通过多年拼搏,省吃俭用积累下一些财富,首先想到的是带钱财回乡下,为家人谋求幸福生活:一是建房,二是买田置业,三是娶妻或为儿女完婚。


民国初年(1912),受孙中山普及国民教育思想影响,几位有远见的乡绅发起创办沙边学校。1913年3月3日,沙边学校在孙氏大宗祠诞生了。当时的学制是七年,分高等三年,初等四年。报请中山县公署立案后,高等被命名为“香山县东镇第五高等小学校”,初等被命名为“香山县东镇第八国民小学校”。


负责主持乡政的孙氏大宗祠为学校的日常经费来源设立了三大学产校产田、猪秤捐和猪屎埠,并报香山县公署立案公示执行。校产田计有由村中北帝庙拨入的公田10.5亩,之后又有乡绅孙艺园捐助的耕田5亩、乡绅孙平波捐助的山丘3座,这些土地每年出租的收入都拨归学校使用。猪秤捐和猪屎埠是一种乡间公约。沙边村有养猪的传统,村中每年将收购村民出售猪只的专营权进行公开竞投,并规定出售猪只以称重作价,从每百元作价中征收三元捐税作为办学经费,由猪只出售者与收购者各负担一半,这称之为“猪秤捐”。沙边村是中山的主要猪苗生产基地之一,村民们为了便于配种繁殖都将种猪放养于街上,这就形成了整条村猪粪满街的现象,这种现象直至20世纪80年代初才改变。猪粪是化肥尚未普及时农田的重要肥料,当年常有耕户收购人畜粪便用于耕种。沙边村有一习例就是每年 将收集本村街道上猪粪的专营权进行公开竞投,价高者得,从事此事的人除了向村公所缴交一定的费用外,收集猪粪卖给农户的收益往往比当一 个农民还好。故此,每年竞投都很激烈。这一习俗被称为“猪屎埠”。沙边村村公所按氏族约定,竞投猪屎埠的收益全部拨归沙边学校作为常年办学经费。猪屎埠的做法既解决了满街猪粪影响公共卫生的问题,又为学校筹得了办学经费。当年,沙边村及周边东镇各乡还有“禾虫埠”“虾 蚬埠”“渔埠”等类似做法,各村将这些专营收费用于公共福利。这是当年东镇乡村自治的成功经验。


沙边学校的三大经费来源加上收取学生的学费,较好地维持了学校的日常运作。由于沙边学校的人事及财政权均由校董会掌握,不受县政府控制,而一直以来校董会所聘用的校长、教师都是新文化的倡导者,学校形成了乐于接受新事物的氛围,为现代文明、社会进步思想的传播,提供了充分的社会空间和良好的群众基础。校董会还会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实行学费减免,对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进行奖励。这些措施使沙边村的适龄儿童入学率常年维持在较高水平,而且女童亦有较高的受教育比例。据《沙边村志》记载,沙边学校开办头六年(1913―1919),在校学生维持在69~142人,教职员有6~9人。


孙康,1906年出生在沙边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乳名佑昆。他是沙边学校的学生,在那里他受到了现代教育的启蒙。据不完全统计,直至抗日战争爆发前,从沙边学校毕业的学生中,有15人成为大学生,而成为革命干部及社会名人的更是不计其数。


1922年,孙康于沙边学校毕业后,顺利地考入位于石岐的香山县立中学(1925 年改称中山县立中学,今中山市第一中学前身),学名孙艺文。其时,中山的青年学生运动正风起云涌。早在小学时,孙康便在一班开明进步教师的引导下接触到了现代文明进步思想。中学时,血气方刚的孙康全身心投入学生运动的时代大洪流之中,并很快成为活跃的骨干分子。


1924年年初,受到广州学生运动的影响和启发,孙康与一班同学一起自发在学校内组织发起了一个学生社团。这个社团后来成了新学生社香山分社,是中共广东组织的一个外围学生社团。1926年春,孙康因参加学生运动而被国民党当局通缉,在共青团组织的协助下,孙康转到广州进入中共主导的青年训育员养成所学习,其间成为共青团员并加入了共产党。为期半年的培训结束后,孙康被派回中山从事农民运动和参与国民党改组。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中共在中山组织的卖蔗埔起义失败,作为骨干之一的孙康被迫从中山转移到澳门,后再转移至香港,1928年年底到了南洋。在境外期间,孙康一直积极参与宣传孙中山思想和反蒋工作,在香港、槟榔屿、吉隆坡和新加坡先后受到了当局的通缉和驱赶。1933年,孙康改名孙映雪,秘密潜回了家乡。


沙边学校作为香山地区最早创办的现代学校之一,教学工作逐步得到村民的认可,学生人数稳步增加,祠堂的校舍已无法满足教学需要。此时恰逢一批在海内外事业有成的沙边村籍人士退休离职叶落归根返乡。在一批开明人士及海外乡亲的捐助下,经过两年多努力,1933 年9月,一座全新的园林式综合校园建成。其环境幽美,饮誉海内外。学校除建有课室、礼堂、读书亭外,在海外见多识广的乡亲还捐建了一间“奕连仪器室”,购置了一批自然科学的实验仪器、人体模型及大量动植物标本和挂图。这样的教学设备配置,在20世纪30年代初的中国大城市的学校中,亦属罕见。乡亲捐建的“艺园图书馆”藏书超过1万册,藏有全套20世纪上半叶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大型现代丛书《万有文库》共4000册。


新校落成时,同时建成一个占地5亩的运动场:2个篮球场、1个排球网球两用场、1个游泳池。运动场有200米6线跑道、沙池、投掷区,体育器械有高低栏90副,铁饼、铅球、标枪、单双杠、平衡木、垒球、乒乓球台等一大批,可以说是应有尽有,以设施完备而著称全国。当年,这批体育器械有许多是国人从未见过的。在学校的东侧有一溪水长流,原名桐油坑。几位建校筹委又合商,再捐资将溪水开导,鉴石成池,以此作为学生的游泳场所。


退休回乡的一班绅士乡亲亦热心家乡的文化事业。1928年,孙干宾从汉口带回一台电影机,免费为乡亲放映,还利用自己的关系不时带回新影片,开拓了村民的视野。这可能是中山最早的乡村电影。


华侨还将从海外带回来了一台收音机捐给了学校。而当时这台十分珍贵的收音机需使用一个很大的蓄电池,电用完后就得重新充电。当年,沙边村并未通电,学校没法自行充电,只有邻村濠头的米机厂(中山第一家电动碾米厂)有发电机。沙边学校的收音机蓄电池每次没电后,需由几个高年级学生一起抬着到濠头米机厂充电,充满后再抬回学校。这些设备为沙边学校的师生们打开了外面的世界。


一所乡村小学拥有如此完善的场地和良好的师资,在当时的中国实属罕见。教师的勤谨努力和学生的成绩优异,使沙边学校的声誉远近闻名,吸引了县内不少学校师生前来参观,就连当时著名的上海《良友》画报也派记者前来采访。


1933年第80期《良友》画报刊登了沙边学校的全景照片,并配文“沙边小学校新建之园林式校舍,宏丽幽美,设施完备”。


640.png

刊于上海《良友》杂志1933年80期上的沙边学校照片


隐姓埋名潜藏回到家乡的孙康,一方面隐秘地寻找失散的党组织,另一方面积极参与新校舍的筹建工作。乡亲们欣赏他的工作能力,没有顾虑他正受当局通缉的身份,而是在新校舍落成之时大胆聘用他为新校的校长。


孙康以学校为平台,招聘了一批进步青年担任教师,在师生中组织读书会,推动阅读进步书刊;以推广世界语为载体,开展新文化运动。在乡亲的支持下,孙康为教室安装了煤油气灯,开设免费的平民扫盲夜校,让高年级的学生充当小先生,教他们的父母识字。他还利用体育设施完善的良好条件,成立了沙边篮球队、排球队和田径队。


1933年,广东省运动会在广州举行,沙边学校有学生代表中山参赛,其中男子篮球队获得亚军,女子乒乓球包揽冠亚军。后来还有学生获广东省五项全能、十项全能冠军,多名健儿获省级奖项。当年中山曾在多届省运会上获团体总分第一,囊括大部分奖项,获奖运动员多出自沙边村。时任中山县县长孙乾曾向沙边村颁赠“孙家劲旅”锦旗,沙边村因而有“体育之乡”美誉。沙边村曾于村中融轩祠内设了一个“荣誉堂”,专门陈列村中青少年外出比赛所得的各种体育奖状、奖杯。后来由于数量太多实在放不下,又在孙氏大宗祠专设“荣誉堂”并置大型额匾。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堂内已有奖杯 40 余个、奖状锦旗近百张(面)。


640 (6).jpg

1948年1月沙边学校运动员获中山县县长颁发《孙家劲旅》锦旗合照于石岐仁山运动场。


沙边村曾出版油印的《沙边乡报》。孙康接任沙边学校校长后,利用这一平台进行革命宣传,将《沙边乡报》改为铅印成册出版,采用 32开本,每期 20 页,是中山最早的乡间铅印杂志。他还亲自担当主编,不但报道乡间新闻、学校情况,而且扩充有“时政新闻”“就事论事”“文艺小品”“粤曲”专栏,其中进步言论以及新文艺占据主要篇幅。改版后的《沙边乡报》不但深受海外乡亲的欢迎,亦成为中山青年喜爱的刊物。


孙康在其后来的革命回忆录中写道:在这期间他倾力办好沙边学校,以期扩大影响,团结一批进步教师、学生,为重建中共中山地方组织做准备。


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寻找,1936年年初,孙康终于在广州联络上了中共外围秘密组织中国青年同盟(简称“中青”)。在“中青”的指导下,1936年5月,孙康联络上了10位组织关系失散的中共党员和进步青年,在沙边村的家中成立了“中青”中山支部。他以无比高涨的革命热情投入到中共中山党组织的恢复重建工作上。


恢复了组织关系的孙康遵照上级党组织的指示,把“中青”中山支部中的16名积极分子吸收入党。1936年10月,入党宣誓仪式在沙边学校艺园图书馆举行,中共广州市委派员前来监誓,接着即成立中共中山县支部,孙康任支部书记。这是土地革命失败后,中山首个恢复建立的中共党支部。


中共中山县支部恢复后,孙康利用自己在中山教育界的影响力和前期的铺垫工作,迅速地在大布、鸦岗、濠头、渡头、石岐等小学和翠亨总理纪念中学建立了中共支部。1937年8月,经上级批准,中共中山县委员会在石岐成立,成为抗战初期广东地区中共组织中最早重建的县委,孙康任书记。


在抗日战争时期,孙康根据党的指示在中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带领中山军民取得了叠石全禄抗战、黄牛头山御敌和两次著名的横门保卫战的胜利。后来根据党的工作安排,孙康转到印度支那在华侨中做党务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孙康先后在云南省政府、最高法院和人大任职。1972 年,他离休后回到家乡,于 1996 年逝世,享年 90 岁。2007 年 7 月,中共中山市委将“中青”中山支部成立的所在地沙边村孙康故居、土地革命时期中共中山县支部成立的所在地沙边学校艺园图书馆核定为中山市革命遗址,并定为中山市党史教育基地。


如今的沙边学校已经成为中山火炬开发区第六小学,当年华侨带回栽种的大榕树和吊瓜树依旧绿叶婆娑,当年成立中共中山县支部的图书馆依旧是学子们阅读的好去处。


上一条记录:【中山侨·世界桥】⑳赤胆忠心的黄健下一条记录:【中山侨·世界桥】㉜古润金:慈善无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