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侨情动态 >> 正文  


一条路线,三种体验!一键解锁古村新体验→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22日  来源:文旅中山


当民国骑楼遇见百年祠堂

当稻田咖啡碰撞传统美食

大涌镇这条

“古村+艺术+田园”的旅游路线

带你一键解锁传统与现代的

“混搭美学”!

跟着这条“隆都文化穿梭线”

感受乡村振兴的鲜活脉搏!


第一站大涌社区

清平骑楼街→大涌旧墟历史文化展馆→美团园


第二站安堂社区

林氏宗祠→安堂美术馆→安堂书画馆→竹林广场(香山书房)→传统隆都菜or网红茶饮小吃


第三站南文社区

萧氏大宗祠→南文龙狮武术馆→蚝壳墙→“朴树下”稻田→庭院经济网红小食店


第一站:大涌社区·百米骑楼街的摩登回响

大涌社区,原为大涌墟旧址,曾与沙溪墟、沙岗墟齐名为“三墟”,有“小澳门”之称。近年来,大涌社区不断完善社区内村道、文化活动场所,现老街风貌得到较好复原。


清平骑楼街

DM_20250523082852_013.JPEG


DM_20250523082852_016.JPEG


从清平骑楼街开启旅程,漫步其中,感受旧时隆都商业文化,中西结合的特色骑楼建筑,随手一拍就是复古电影感。


大涌旧墟历史文化展馆

DM_20250523082852_032.JPEG


DM_20250523082852_025.JPEG


位于清平骑楼街,在展馆内可详尽了解大涌社区旧墟文化。该馆还为周边居民开展阅读、书法等文化活动提供了便利,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美团园

DM_20250523082852_026.JPEG


DM_20250523082852_012.JPEG


传统的隆都美食店隐匿在清平街,金吒、角仔、糖饼、栾樨饼、芦兜粽等应有尽有,传承着大涌人家的味道。


第二站:安堂社区·祠堂群落与艺术共生


近年来,安堂社区在“百千万工程”中活化祠堂、侨房等空间,打造书画馆、美术馆等精品场馆,使“三街七巷”成为一个集艺术、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街区。


林氏宗祠

DM_20250523082852_011.JPEG


DM_20250523082852_040.PNG


始建于清顺治年间,是中山历史悠久、保存较完整、规模较大的祠堂建筑之一,2009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林氏宗祠正对面高悬的“十德图”弘扬的“十德”家风传承至今,凝聚着族人的感情纽带和宗族精神。


安堂美术馆

DM_20250523082852_017.JPEG


DM_20250523082852_031.JPEG


建筑占地约130平方米,分上下两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郑宁教授团队打造的陶瓷艺术空间,青花瓷纹和岭南建筑的碰撞强化了传统与现代共生的关系。


安堂书画馆

DM_20250523082852_035.JPEG


DM_20250523082852_039.PNG


馆内林国欣、林雅京两位书画大师的精品之作悬挂于墙,从雄浑隶书到泼墨山水,与红木画案交织,形成“祠堂+艺术”的美学场景。


竹林广场(安堂香山书房)

DM_20250523082852_027.JPEG


DM_20250523082852_003.PNG


DM_20250523082852_010.JPEG


竹林掩映的岭南传统书房,分设阅读区和休闲轻饮区,大熊猫主题雕饰角落,青砖黛瓦不分彼此,古今元素巧妙融合。


传统隆都菜vs网红茶饮小吃


安西酒楼

DM_20250523082852_022.JPEG


昇辉海鲜酒楼

DM_20250523082852_015.JPEG


DM_20250523082852_028.JPEG


DM_20250523082852_020.JPEG


DM_20250523082852_009.PNG


DM_20250523082852_019.JPEG


品尝白切鸡、扣肉、子姜焖鸭、咕噜肉等地道隆都菜品。


幸子食院

DM_20250523082852_006.JPEG


村乐

DM_20250523082852_037.PNG


DM_20250523082852_004.PNG


小屋咖啡

DM_20250523082852_008.JPEG


侨房活化打造众多兼具传统韵味与网红元素的美食打卡地。甜点小吃、咖啡茶饮,下午茶尽享慢生活。


第三站:南文社区·稻花香伴着古韵味


南文社区内有古老的祠堂和蚝壳墙,70多亩的“朴树下”农田经规划整治郁郁葱葱,傍晚,稻田边的庭院经济网红小食店各具特色,“稻花香+古韵味”的混搭正在出圈


萧氏大宗祠

DM_20250523082852_029.JPEG


从唐朝始,萧氏家族一共出了十位宰相,其中有八人蝉联宰执,,即“八叶传芳”典故。宗祠内墙上,十幅宰相图,个个羽扇纶巾,神态自若。南文还有很多崇文尚武的后人如“现代音乐教育之父”萧友梅等,他们的印记就是最可读的风景。


南文龙狮武术馆

DM_20250523082852_018.JPEG


DM_20250523082852_021.JPEG


原为南文拥翠祖祠,墙上有着栩栩如生的砖雕,描绘出五子登科、英雄会等精彩故事。1978年祠堂翻新后作为青年乐园,常年招收青年学徒,传授武术之道。


南文蚝壳墙

DM_20250523082852_033.JPEG


是大涌唯一的蚝壳墙,位于南文幼儿园右侧祠北巷的深巷内。经特制材料层层堆砌而成的蚝壳墙如其形,静静聆听古村积淀下的韵味。


“朴树下”稻田

DM_20250523082852_034.JPEG


DM_20250523082852_002.PNG


穿过百年木棉树,在这里邂逅中山版“大理喜洲”,微风吹拂伴着稻花香,点一杯稻田咖啡闲坐,在自然中疗愈疲惫。


童年咖啡

DM_20250523082851_001.PNG


DM_20250523082852_024.JPEG


位于南文香山书房,在充满艺术气息的阅读环境里,感受“书香+咖啡+稻田”的美好瞬间。


南啡

DM_20250523082852_038.PNG


95后青年创业者爆改废弃侨房,将露营风与稻田间相融合,绘就古村的青春答卷。


好久不见

DM_20250523082852_036.PNG


DM_20250523082852_007.JPEG


夜晚感受稻田边氛围的不二之选,店内的网红元素与隆都建筑元素交融,围炉煮茶、甜品、小食满足你的味蕾。


住宿推荐:

岭南建筑风格vs时尚便捷酒店


安堂民宿

DM_20250523082852_005.JPEG


红博城大师园艺术酒店

DM_20250523082852_014.JPEG


柏曼酒店

DM_20250523082852_030.JPEG


麗枫酒店

DM_20250523082852_023.JPEG


这个周末

不妨逃离喧嚣

踏上大涌镇的“隆都文化穿梭线”

在骑楼街的斑驳光影里触摸历史

于祠堂对话中感知艺术之美

再到稻浪翻滚的田园间品味

一杯咖啡的诗意

“古村+艺术+田园”的

三重体验等你来解锁!



上一条记录:筑牢作风建设根基,中山市侨联开展专题党课下一条记录:叙乡情 谋新篇——市侨联顾问黄善康一行到